国内RFID应用已经从前两年较为少见发展到在很多领域均可见到,但总体来说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标志为达到一定规模的行业应用较少,成功案例较少。目前国内应用主要是集中在两方面,方便日常生活和防伪防盗。
一、行业应用效益明显
形成规模的行业应用是最能代表技术应用水平的。到目前为止,国内甚至亚洲最大规模、效益最好的RFID行业应用是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列车车次、车号和到发信息,实现铁路货车、机车、列车及集装箱的追踪管理,满足铁路信息管理系统对列车、车辆等基础信息的需求,使我国铁路现车管理跨入世界先进水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全国18个铁路局均采用了该系统,每年为铁道部增收2亿多元,为铁路车辆实时追踪、提供客车正点率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系统核心技术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源超高频(UHF)RFID标签和反射调制信号接收技术,最远识别距离可达6米,最高车速可达160公里。
此外,香港机场在航空行包运输、杭州卷烟厂在烟草物流等方面也已具备相当规模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二、小型应用逐渐增多
目前国内小规模应用呈现逐渐增多并向各领域扩散趋势。典型应用为电子车票、证件防伪、出入控制、设备管理、邮件转运及畜牧业供应链监管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应用包括各种交通卡,如电子车票(公交地铁车票、一卡通车票)已经在许多城市开始使用,这类应用中卡的识读率较高,可以到100%,可以使大众在使用中逐步了解和接受RFID技术。
11月3日在上海召开的2005中国国际RFID技术应用论坛显示出上海市RFID应用发展较快。上海于2005年9月成立了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希望通过产、学、研的互动合作使上海占据RFID与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目前已有一批应用进入实用,具有一定规模且较成功的有气瓶管理、牲畜识别追踪系统等。
值得一提的是牲畜识别追踪系统。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疯牛病”和“口蹄疫”等动物源食品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上海农业信息公司开发了以RFID标签为核心的牲畜识别追踪系统。系统使用了5000多张重复利用的车辆RFID射频卡,已有监控记录9万多条,查处违章2000多起。在进入上海的8个规定畜产品通道实行RFID检测,有效提高了动物源食品的安全性。在批发市场,读取器安装在挂猪肉的挂钩上,在猪肉交易结算中提高了速度,并记录每一个货品的来源。挂钩扫描RFID标签时可以看到买主信息,到达超市时间,加快了整个流通过程,并达到百分之百的正确率。该系统去年被评为自动识别优秀方案,目前查询系统已经在上海50家大卖场,400多家农产品市场应用,并已推广到江苏浙江。上海市质量技监局近日发布了《动物电子标识通用技术规范》,为上海市采用国际先进的牲畜识别追踪系统严密监控每头牲畜的饲养、用药、防疫、交易等信息提供统一的技术基础保障。
三、不停车收费系统刚刚起步
国家有关部委一直积极推动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应用。目前我国的ETC尚处在起步阶段,实际应用的硬件设备大都采用国外的进口设备。以欧、美、日的产品为主。国内自主开发的系统仍处在试用阶段。今年7月,重庆市主城区3座大桥的路桥不停车收费系统投入使用,桥上车辆通行量因此增加近四倍,车流量可达每小时1800辆,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智能交通综合服务管理系统。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在此之前,国内的ETC系统均为美、欧、日等国的产品。类似的应用还有2004年9月开始使用深圳海关车辆自动核放系统。系统采用识别距离大于7米的RFID标签,实现人、车自动识别,大大加快了进出关的核放速度。深圳皇岗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过境车辆日均2.5万辆,采用该系统后通关效率提高了近10倍。
目前国内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实施取得了一定进展,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部分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但规模普遍较小,超过1万张卡的系统很少。对于国内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各自为政,一路一卡,独立收费不联网,这将扼杀不停车收费的优势和发展。国内的不停车收费项目进展不顺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项目遇到了涉及利益分配的复杂的协调管理问题。从技术上讲,该领域的标准也不够健全。有待于国内的研究单位、主管部门开展深入细致地工作。
四、国内应用分析
2005年11月出版的《中国自动识别年度报告》指出,2005年3月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组织业内多家资深企业和科研单位对我国RFID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报告给出了一些具有启示的结果。目前RFID技术已经应用在许多领域和行业,其中最主要的应用依次为:仓库/运输/物流行业(73.81%),门禁/考勤(50%),资产管理(33.33%),火车/汽车识别(33.33%)。大部分应用主要集中在HF和UHF射频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仓储/物流和门禁/考勤,不停车收费,车辆识别,和服装行业等。
在RFID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方面,有88.1%的调研对象认为RFID应用中潜力最大的市场是仓库/运输/物流,35.71%认为RFID应用中潜力最大的市场是零售/卖场,21.4%认为RFID应用中潜力最大的市场是汽车行业。对于EPC应用前景, 54.05%了解EPC的调研对象认为中国三到五年能达到EPC在托盘级的普遍应用,62.16%了解EPC的对象认为中国三到五年能达到EPC在贵重单品级的普遍应用。
总体来说,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由于成本偏高、标准滞后、技术不成熟和需求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RFID技术的应用将以平稳增长的趋势发展,对此应有客观清醒的认识。
目前RFID国内的应用大多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自成体系,在物流应用中,物流设备(集装箱、托盘及包装)和车辆上的应用将会先行。由于射频技术尚不成熟,因此采用可靠的简单技术应用将更为可行。而尽量避免多目标识别应用。 从国内的应用实践看,RFID技术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即必须具备一定规模才能降低成本,发挥出优势并产生效益。因此最有发展前景的RFID应用还是那些大型企业(如物流、仓储及制造等),他们可以有较大的前期投入,而且采用RFID技术后竞争力会有明显提高,效益会有较大的增长。
在RFID应用推广方面,国内也具有某些文化优势。从调研情况看,在欧美引起极大争议的隐私问题在国内目前还反应很小。这在当前标签灭活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对发展日常生活方面的应用是十分有利的。 |